※※※
※◎※
◎◎※
◎◎◎
《荆楚岁时记》《周礼·春官》《东京梦华录》《齐要术》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《白虎通义》《帝京景物略》《水经注》《宅经》
三月初三最忌「三事」:一忌子时(23-1点)燃红烛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言此时「气盛极」,点花烛恐致「阳失调」;二忌向西迎亲,《山海经》载「昆仑西有弱水」,西向而行恐「弱水三千」之忌;三忌穿行古桥,《水经注》记「三月渡河,当避古津」,因旧桥多经祭祀,恐冲撞先灵。这些禁忌看似玄奥,实则是先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生活智慧的结晶。
午间宴客当遵循「三荤三素三果」的古制。主菜必备鲤鱼,因《诗经·陈风》有「岂其食鱼,必河之鲤」的记载,象征「鱼跃龙门」的家运;配以春韭炒螺肉,暗合《齐要术》「春韭鲜,田螺肥,合烹谓之和美」的食俗;再佐以香椿豆,取「椿萱并茂」的孝道深意。忌用龟鳖类食材,《礼记·曲礼》明言「祭肺不以鳖」,此类湿之物恐冲撞吉气。
巳时(上午9-11时)迎亲的队伍最合天时。此时阳气升腾,正应《周易·归妹卦》「天地不交,而万物不兴;归妹,人之终始也」的卦象。新人可效仿《东京梦华录》所述宋人婚俗,在发髻间簪戴鲜嫩的荠菜花——这种被《诗经》称作「其甘如荠」的野花,既是「祛邪避秽」的物,又暗含「荠菜花开,夫妻同心」的吉兆。巳时三刻行合卺礼时,宜用青瓷双连杯盛装桃花酿,既应「桃之夭夭」的婚嫁古韵,又取「春酿醉人,情意绵长」的寓意。
新人着装大有讲究。新娘可着「三重衣」:内衬素纱禅衣喻「初心皎洁」,中层曲裾深衣显「礼仪端方」,外罩大红绣金褙子寓「富贵荣华」。但需避用全黑滚边,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载「玄端为祭服」,婚服若带玄纹样,恐与祭祀吉服相混。新郎冠帽当缀和田白玉,《说文解字》释「玉,石之美有五德」,切不可佩戴犀角制品,《淮南子》云「犀角辟寒」,却与婚仪求「暖意融融」的愿景相悖。
春风拂过柳梢头,老历上的「三月初三」被朱勾画得格外醒目。这个承载着千年华夏文明的特殊日子,既是暮春时节的「上巳节」,又被间视为「人日」后的首个婚嫁吉期。《周礼·春官》记载:「三月上巳,官皆絜于东流水上」,古人以流水涤荡晦气的仪式,恰好暗合婚姻「洗去旧尘,开启新篇」的深意。
是日当行「三礼三忌」。晨起需行「祓禊礼」,以兰草煮汤净面,正如《荆楚岁时记》所述「三月三日,四并出临清流,为流杯曲水之饮」。午时当备「五丝绦」,将青、赤、、白、黑五丝线系于合欢树上,取《白虎通义》「五备,阳和」之意。昏需做「撒帐仪」,但忌用枣子花生,《帝京景物略》载明代婚俗「撒帐用五谷」,若掺杂干果,反失「春种秋收」的时序之兆。
暮四合时,新人当同植连理木。按《齐要术》所载「三月栽树,十有九活」的农谚,此时栽种象征婚姻的合欢、梧桐最宜。切不可在宅东掘土,《宅经》有云「青龙位忌动」,东方属木主生机,破土恐家宅气脉。待星月满天,共饮「春夜茶」:取清明前龙三克,配三朵木香花,用寅时接的露水烹煮,既合「三三得九」的极阳数理,又应「草木知春」的时令妙趣。
※※※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