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阳不将:天地之气贵中和
《天宝历》提出「阳不将」为嫁娶心原则,调干支组合需避开「月厌」与「厌对」相冲。例如正月(立春后)月厌在戌,厌对在辰,则选择辛亥、丁卯等干支日(如辛亥日,辛属金,亥属水,金水相生),可调和阳,象征夫妻和谐。此类日子宜行嫁娶、纳采,却忌动土、迁坟,因阳气未充,易扰地脉。
三、五合良辰:干支相生福禄全
《枢要历》推崇五合吉日,取天干地支相合之意:
二、四相吉期:顺时择日旺家业
※ 四相日 ※
《总要历》载四相日为四季旺气所聚:春选丙丁日(火生土,主家业兴旺)、夏用戊己日(土气稳固)、秋择壬癸日(水润丰收)、冬取甲乙日(木助生机)。例如夏季戊己日(如己丑日),宜祭祀祖先、签订婚约、修筑宅院,但忌远行、伐木,以免冲散土气。
五、双亲八字:孝道融于吉凶时
父母生辰不可与婚期重叠,此为「夺寿冲」。若父亲属虎,婚期避申日(寅申冲);母亲八字忌火,则避午日(午属火)。可提前三日供奉「和合二仙」位,以孝心化煞。
——
参引文献:《天宝历》《总要历》《钦定协纪辨方书》《枢要历》
※ 三娘煞与杨公忌 ※
每月初三、初七等「三娘煞」日,传言月老断缘,宜静不宜动,可焚香祈福,忌梳妆披红;「杨公忌」日(特定凶日)则全忌婚嫁,尤需避开水火之事。
※ 吉期日 ※
吉期神位处「月建前一辰」,如子月选丑日(如乙丑日)。此日宜攻城(象征攻克生活难关)、兴吊伐(化解旧怨)、会亲友,却忌安葬、诉讼,因吉期主生发之力,与肃之事相悖。
在传统婚俗文化中,「择吉日」不仅是时间的选择,更蕴含阳五行与天地人伦的深刻智慧。古人以天干地支为经纬,结合星宿运行与生肖生克,构建出一套精密的吉日体系。新人若能在「喜相」之日完婚,可借天地之气增福添喜;若误触「避相」之忌,则可能招致不顺。
四、生肖避忌:六冲三须慎防
※ 属相相冲 ※
新人若生肖相冲(如鼠马相冲),需通过吉日化解,如选「子丑合」之日(丑日)缓冲;伴郎伴娘若属相忌(如属龙新娘避蛇、、牛属相),轻则暂避迎亲环节,重则更换人选,以防冲散喜气。
✤ 阳调和择良辰:传统婚俗中的吉日避忌 ✤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