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肯定听过"道吉日"这词儿,说白了就是老历上标注的适合办大事儿的好日子。古人看天吃饭,觉得天上星星怎么走,地上人事儿就该怎么来。结婚这种一辈子就一回的大事,自然得挑个天时地利人和都齐活儿的日子。老辈人讲究"天时"不是没道理——你想啊,寒冬腊月办喜事儿,亲朋好友冻得直哆嗦;三伏天结婚,新娘子妆都花了,这能舒坦吗?所以这"上等大吉日"首先得是个气候宜人、大家伙儿都有空的时节。
真要选日子,我给你支几招实用的。首先看季节,春秋两季气候最舒服,不冷不热,新娘子穿婚纱不会受。其次看节假日,五一、十一这种长假,外地亲友方便来,但酒店也最抢手。再次要看双方的工作安排,别赶上项目冲刺期或者考试季。
现在年轻人一听说要翻历选日子,反应可能是"这不封建吗?"但你想啊,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儿,是两家子甚至两个家族的事儿。老人家信这个,你非拧着来,喜事儿还没办就先闹不愉快,何必呢?再说了,挑个公认的好日子,亲戚朋友来得齐,拍照光线好,酒店也好订,这不挺实惠吗?
选结婚日子这事儿吧,就跟挑对象似的,没有十全十,合适最重要。既要考虑传统讲究,也得顾及现实情况;既要让长辈满意,也得让自己舒服。与其纠结是不是"上等大吉日",不如想想怎么把婚礼办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。记住啊,好日子是锦上添花,好婚姻才是雪中送炭。只要两个人真心实意,哪一天结婚都是良辰吉日。
说到底,日子再好也只是个头。我见过选了个"百年难遇"的上上吉日结婚的,结果没两年离了;也见过随便挑个周末就把婚结了的,现在过得甜甜蜜蜜。婚姻幸福不幸福,关键还是看两个人怎么经营,跟结婚那天是几号关系真不大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结婚这种大事儿,谁不想讨个好兆头呢?选个大家都说好的日子,老人开心,新人安心,宾客也顺心,何乐而不为?只要别为了等所谓"大吉日"把婚期一拖再拖,或者为此闹得家庭不和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再说这"吉日"怎么算出来的。古人搞出一套复杂的算,把天干地支、五行八卦、二十八星宿全掺和进去,还要避开各种"煞"。比如"杨公忌日"不能结婚,"四离四绝"也得躲着走。现在人觉得这是,但细想里头其实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——避开农忙时节、极端天气,选个大家都方便的日子,这不挺科学吗?
我认识一对小夫妻,男方父母非要按老历选日子,结果赶上了旅游旺季,酒店贵得要,还差点没订上。后来折中了一下,选了个"次吉"的日子,既照顾了老人家的心意,又省了不少。所以说啊,这"上等大吉日"也得结合实际,不能脑筋。
至于老历上那些说,可以适当参考,但别太较真。比如有人说"农历七月是鬼月,不能结婚",可如今酒店七月打折打得厉害,省下的够小两口蜜月旅行了。还有人说"本年不能结婚",可要是两个人都信这个,岂不是要等十二年?人生有几个十二年啊!
结婚选个好日子,这事儿说起来挺玄乎的,但细琢磨琢磨,里头还真有不少讲究。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"上等大吉日"到底靠不靠谱,为啥老辈人这么看重这个。
相关问答